一個民族的崛起,就是靈魂的崛起。安源是中國工人運動的搖籃,中國紅色金融事業的開創地,中國共產黨最早的廉政建設探索和實驗地,中國少年先鋒隊的誕生地,湘贛邊界秋收起義的策源地和主要爆發地,人民軍隊的誕生地之一,曾被譽為中國革命早期“無產階級大本營”和“東方的小莫斯科”。 1922年9月14日爆發的安源路礦工人大罷工,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以及毛澤東、劉少奇、李立三等同志的組織部署下進行的。1922年9月11日,劉少奇奉派到達安源,加強罷工領導。9月12日,俱樂部成立罷工指揮部,李立三擔任總指揮秘密策應,劉少奇擔任俱樂部全權代表應對一切。9月13日,俱樂部發出《罷工宣言》,提出17項復工條件,向工友明確宣告“俱樂部之宗旨,為保護工人的利益,減除工人的壓迫與痛苦”,有秩序地組織路礦13000余工人(礦局工人12000余人,路局工人1100人)罷工。經過五天的斗爭,迫使當局于18日簽訂了承認工人俱樂部有代表工人之權、增加工資、改良待遇等十三條協議,創造了“絕無而僅有的”成功范例。這是中國共產黨第一次獨立領導并取得完全勝利的工人斗爭,安源工人運動成為當時全國工運的一面旗幟,安源因此而被譽為“東方的小莫斯科”。 1922年9月18日,《萍鄉安源路礦工人上工宣言》中,總結了“我們這次罷工的‘秩序、齊心、勇敢’,要算是我們神圣精神的表現”。這是我黨第一次提煉出來的安源精神,它在中國革命乃至中國歷史發展的精神演進過程中占有一席之地。 對于“秩序、齊心、勇敢”的安源精神,劉少奇、朱少連于1923年8月10日在《安源路礦工人俱樂部略史》一文中作了概括總結。 講秩序,就是嚴守紀律。當時我黨領導工人罷工斗爭,理由是“我們要‘改良待遇’‘增加工資’‘組織團體——俱樂部’”!拔覀円蟮臈l件是極正當的,我們死也要達到目的。我們不作工,不過是死!我們照從前一樣作工,做人家的牛馬,比死還要痛苦些,我們誓以死力對待,大家嚴守秩序!堅持到底!”“礦山工人,分子甚為復雜。在一小鎮內,萬余人罷工,無一人不為秩序吃慮!币蝗f多工友,面對數千荷槍實彈的軍警,由于聽從路礦工人俱樂部指揮,嚴守紀律,始終保持良好秩序,使軍警找不到動武的任何借口,尤其是工人糾察隊靠前維持秩序,保證了罷工斗爭的順利進行!澳诉@次罷工秩序之好,初非意料所及。此時俱樂部命令之嚴,遠過軍令! 講齊心,就是團結一心!拔覀儚慕袢掌穑Y緊團體,萬眾一心,為我們自己權利去奮斗!我們現在要祝工人萬歲!工人俱樂部萬歲!”“萬余工人,團聚一處,息息相通……萬眾景從,群焉歸附!币蝗f三千多工人在黨組織領導教育下,深刻覺醒,充分認識到個人力量有限,團結才是力量。為了取得罷工斗爭的勝利,全體工友們親如兄弟,團結一心,形成巨大力量,使路礦當局為之震撼、為之膽寒,最終在工人面前不得不做出妥協和讓步!拔覀冞@次罷工勝利,全在各位齊心。希望各位將此種精神永遠保持著。因為我們工友的痛苦很多,一次是不能完全解決的;現在雖說勝利了,但所得的幸福究竟不多,所以這次不能解決的問題,只能留著以后再來解決,終究我們是得最后勝利的! 講勇敢,就是敢為人先。安源工人在惡劣的、高強度的工作條件下,養成了不怕苦和不怕死的精神。安源路礦工人在黨組織領導、啟發和教育下,敢于和路礦當局及軍警展開面對面的斗爭。除雙手之外,他們別無長物,從而產生無私無畏的精神!傲T工后,工人各歸住房,每房派一人到俱樂部打聽消息,如有事故,即一呼數百,如臂使指。罷工前一日李能至(注∶李立三)到車務處與礦長路局長談話,適正有專車將開赴萍鄉,工人疑為路礦兩局謀挾李能至到萍鄉去,于是數千工人將車務處圍住,由眾尋出李能至送回俱樂部始散。罷工后有一工友被戒嚴司令部捉去,不一刻即有數千工人將軍隊圍住,聲言請軍隊快些釋放,軍隊拿槍驅逐,工人不動,軍隊不得已乃將該被捕工人釋放,于是俱樂部監察隊旗幟一揮,大家便散了!薄熬銟凡拷M織既十分嚴密,群眾又如是勇敢,一切破壞的手段亦均歸失敗。”“這一次大罷工,共計罷工五日,秩序極好,組織極嚴,工友很能服從命令。俱樂部共用費計一百二十余元,未傷一人,未敗一事,而得到完全的勝利,這實在是幼稚的中國勞動運動中絕無而僅有的事。” 1930年6月,鄧中夏在《中國職工運動簡史》中指出:“特別岀奇的要算安源路礦工人俱樂部,真為碩果僅存!1986年8月,肖勁光在《關于安源工人俱樂部的回憶》中提到:“安源的工人運動,在劉少奇同志的領導下,搞得有聲有色,形勢很好,成為全國著名的工人運動中心之一,有‘小莫斯科之稱’! 在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黨開創安源工人運動100周年之際,我們要牢記曾在安源工人運動中作出貢獻和犧牲的先輩們——曾任安源路礦工人俱樂部副主任的黃靜源,曾任總平巷甲段總代表、工人糾察團團長的周懷德,曾任窿內黨支部書記和中共安源地委書記的劉昌炎,曾任安源工人補習學校教員和俱樂部文書股股長的蔣先云,曾在礦警隊從事黨的秘密工作的楊士杰,曾任安源路礦工人俱樂部主任的朱少連,曾任中共安源市委委員的鄧貞謙,曾任社會主義青年團安源地委委員、工人俱樂部文書股股長和《安源旬刊》主編的李求實,曾任安源路礦工人俱樂部文書股股長和安源地委書記的賀昌,曾任安源地委書記和安源路礦工人俱樂部代理窿外主任的陳潭秋,曾任安源路礦工人消費合作社總經理的毛澤民…… 從安源走岀的開國將軍有許多:1955年被授予大將軍銜的肖勁光,上將軍銜的楊得志,中將軍銜的劉先勝、晏福生、方強、唐延杰、韓偉、丁秋生、譚希林,少將軍銜的王耀南、吳烈、羅華生、羅桂華、幸元林、熊飛,他們都是共和國的基石和奠基人,是安源精神的倡導者和實踐者。 安源煤礦是兩個開國領袖毛澤東、劉少奇下過的礦井。安源路礦工人運動之所以能夠取得如此偉大的勝利,就是由于它一開始,就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以馬列主義為指導,在中國共產黨先進代表人物毛澤東、劉少奇、李立三等的直接發動與指揮下,通過工人斗爭,逐漸積累、形成、凝結了一種安源工人階級的先進群體意識,不僅為中國革命鍛煉和培養了大批棟梁之材,而且鑄造和孕育了安源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