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1年8月被委派為萍礦集團鄉村振興定點幫扶點——上栗縣赤山鎮黃花村第一書記,640余個駐村日夜,他的皮膚愈加黝黑、發線愈加退后、心兒愈加柔軟、笑容愈加燦爛。他就是最近獲評江投集團2022年度優秀共產黨員的楊友根。翻開兩本厚厚的民情記事本,一張清晰明朗的鄉村振興藍圖徐徐展現在眼前。
扎根第一年,打通最后一公里
剛到黃花村,為盡快進入角色,楊友根沒有半點遲疑,帶著駐村干部一起每日早早地走家串戶,察看居住條件、了解家庭狀況、收集群眾意見,在一次次走訪慰問中和攀談交流中,楊友根得知從花沖到雜門沖這段1.1公里的路程仍是黃泥路,村民怨聲載道。
村民的煩心事,就是黨員干部的心頭事。萍礦集團撥付的15萬元,加上駐村干部一年1萬元的工作經費,楊友根將其全部投入到修路工程上。2021年9月,盡管面臨高溫酷暑,熱得讓人渾身乏力,他仍傾注滿腔熱忱,早晨6點便趕赴現場,肩挑手提、監督質量、調解糾紛,哪里需要,他就在哪。個別村民認為修路多占用了自家的農田,要求資金補償,他苦口婆心地勸說:“這是一項公益事業,關系到子孫后代,大家要齊心協力把這件事做好。”真誠耐心的勸導,加上身體力行帶頭干,深深地打動了村民。20余天他們披星戴月趕工期,終于在雨季來臨之前竣工,村民“最后一公里”行路難的問題得到徹底解決。
打通的不僅僅是路程,更是人心。召開黨員大會,楊友根會打電話一一通知44名黨員?紤]一些黨員交通不便,他便自己開車接送。召開“屋場貼心會”,他把村民的大事小事全部記錄在案,竭盡全力幫助處理各種急事難事。如今,只要他從村民家門口經過,村民便會熱情招呼:“楊書記,來家里喝杯水啊!
扎根第二年,筑牢水利引產業
路通了,接下來就是解決水的問題,原有的河道、水渠大多已崩塌,已沒有儲水功能。沒有完善的水利設施,農田作物如何更好地生長?這是擺在楊友根面前的又一道難道。
這一年,楊友根把爭取到的105萬元鄉村振興銜接資金,計劃45萬元用于水利建設,然而一名村民代表認為這是做面子工程,早些年就是因為豆腐渣工程,害得百姓苦不堪言,至今心里存有芥蒂。為消除他的疑慮,楊友根自己掏錢買菜到他家幫著做飯,一起嘮磕,談水利建設的好處,有哪些監督機制。村民被他誠懇的態度感化,還動員其他村民一起加入興修水利建設隊伍當中。當年便修水庫5眼、修山塘10眼,保障95%水利灌溉到農田。
基礎設施完善了,最重要的是如何讓村民腰包鼓起來。楊友根了解到黃花村歷年來因為“冷水田”原因,村民不愿種植。他到處考察取經,吸取周邊治理“冷水田”做法和經驗,并上門認真核對家家戶戶的田畝數,講解流轉土地政策。在他的不懈努力下,最終流轉土地200余畝,同時大膽引進種植香芋產業。而這一年持續干旱80余天,農田似龜殼,處處現裂縫,香芋葉耷拉著無精打采。他心急如焚,村、縣兩頭跑,最終在較短時間內爭取到3萬元抗旱資金,立馬購置3臺水泵和2000米排水管,緩解了旱情。單單香芋產業就帶動80余人就業,人均增收近2400元。
扎根第三年,我在鄉村做代言
脫貧戶羅壽蘭站在長勢喜人的玉米地高興地說:“多虧了楊書記,現在的生活越來越好,我還養了10幾頭小羊。楊書記告訴我養殖牲口還有獎補政策,我更有信心了!
這一年,村民喜獲豐收,然而銷路又成了鬧心事,讓擺脫貧困的農戶們局促不安。盛產的玉米無法外銷,眼看就要爛在家里,望著一雙雙通紅焦灼的眼睛,楊友根下定決心:一定要為這些玉米找到銷路,幫農戶渡過難關。他成立了一個黃花村助力幫扶群,動用身邊所有關系——單位領導、同事朋友、親戚鄰里幫助推銷,幾天之間就將積壓的1500多斤玉米成功銷售出去。他還主動對接西瓜養殖大戶,成立村合作社,隨即銷售西瓜3000斤。他微笑地說:“農戶只管養殖,銷路的事我負責,我就是村里的代言人!迸H狻⒀蛉、土雞蛋……村民們感覺難銷的,他都會盡全力想辦法。
盛夏時節,站在稻田岸邊,村15組組長廖建華看著滿眼綠油油的水稻,感慨地說:“以前這片都是撂荒地,這些變化,多虧楊書記啊,把農田養活了。”在種殖新姜的土地上,楊友根帶著小組長一起觀察姜苗長勢,看著姜苗茂盛挺立,他笑臉洋溢!敖衲晷陆A計產量5萬斤,到時可以做成醋姜、老姜,村民又可增加一筆收入!
正是由于他腳踏實地為民辦實事,贏得了百姓的認可,也獲得各級組織的肯定,先后被評為江投集團、赤山鎮2022年度“優秀共產黨員”,上栗縣2022年度優秀“群眾貼心人”。他眼神堅定地說:“既然根扎在這片土地上,就是這里的一分子,就要盡全力改變村里的面貌,改善村民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