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荏苒,歲月如歌,離開萍礦工人報社(現江西安源工人報社)已經23年了,但在報社工作17年的那段時光常常在腦海里浮現,猶如就在昨天一般……
1984年石榴花紅的季節,萍礦黨委組織部一紙調令,將我從巨源煤礦的“八百米深處”調到了萍礦工人報社,同時調來的還有高坑煤礦的廖湘霆老師。初來乍到,一切都是那么新鮮,我們既興奮又擔憂。興奮的是:“有志者,誓進城”,我從礦山來到了萍鄉城里工作。擔憂的是:一雙挖煤的手能干好“碼字”的活嗎?況且還是一個書沒好好讀幾天的“老三屆”。因為在未到報社之前,我在《萍礦工人報》副刊和其它報紙雜志發表過一些文章,所以一到報社,領導就用我所長,安排我到副刊部干編輯工作,接替調到江西電影制片廠工作的艾友弼老師的崗位,當時真是受寵若驚!塘里無魚蝦也貴,那時正是企業急需用人之際,我十分幸運地趕上了好時代。
看來我的擔憂是多余的。副刊部的前輩們都是我的良師益友,張自旗、李江、陳佩英老師都手把手地教我如何選稿、如何改稿、如何畫版面……美術編輯陳布侖老師總是將我要設計的標題和報花,整得百花齊放絢麗多彩,讓我編的版面精彩紛呈,得到廣大讀者和領導的一致好評。喜出望外的我天天生活在開心快樂的時光里。
因為工作需要,我在報社還從事過駐礦記者、工會主席、辦公室主任等工作,F在回頭看,我應該算是干一門愛一門的“螺絲釘”。記得1987年夏天的一個夜晚,我從電大學習回來,在街上看見好幾輛紅燈閃爍的救護車“嗚嗚嗚”叫著疾馳而去,開往醫院。憑記者的職業敏感性,我感覺萍鄉發生了什么大事。于是,我折身快步趕往市醫院。原來,當日傍晚從湘東到青山、彭高一線遭遇了龍卷風侵害,倒塌了不少民房,砸傷了不少百姓。我趕到市醫院時,連過道里都躺滿了傷員。不久,市領導來到醫院看望慰問傷員。我就跟著時任萍鄉市市長方正平跑了好幾家醫院現場采訪,一直忙到下半夜才回到報社。我知道,第二天是出報日,我必須“搶新聞”。于是我走進辦公室,鋪開稿紙拿起筆,“唰唰唰”地“爬格子”,一直寫到東方破曉才脫稿。這時,倦意襲來,我起身張開雙臂大大地伸了一個懶腰,將稿件送到新聞部壓在一版編輯辦公桌上……
當天的報紙,我采寫的“風災”新聞稿件成了全省媒體的獨家稿件,許多媒體都進行了轉載。
去做駐礦記者也是蠻開心的,雖然累、壓力大,但蠻有成就感。高坑、安源、青山、巨源、楊橋、白源、黃沖,當時萍鄉礦務局7個煤礦,我都去過采訪。記得在高坑煤礦駐礦時間最久。那時高坑煤礦黨委書記黃建明、礦長羅建安對新聞宣傳工作高度重視,生活上對我們百般照顧,工作上對我們大力支持,礦上各職能部門都對我們的工作提供不少便利,讓我和黃書萍干得是明明白白安安穩穩,使我們每個月都能順利完成報社交給的采寫任務。我們還在該礦交到了不少朋友,至今還保持微信聯系。
17年的報社生涯,也讓我悟到一個道理,企業興旺報業興。我在報社工作期間正是萍礦興盛期,不僅有7個礦,還有客車廠、661廠、電焊條廠等7個廠,還有大大小小的集體性質的小廠小店,后來還相繼新建了浮玻廠、管道廠、皮革廠等新廠。當時報社職工一度多達100余人,報紙發行量也突破1萬份,成為16萬萍礦職工家屬“精神食糧”的產銷基地。
值此紀念《安源旬刊》創刊百年之際,衷心祝愿萍礦集團再創昔日輝煌!祝愿《安源工人報》再續百年芳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