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次閱讀到《萍礦工人報》,是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父親那時在安源鋼鐵廠工作,訂了這份報紙。我們家住農村,文化生活單調,這份礦報成了我們了解時事與企業發展的窗口,哪怕是老爸帶回的礦報被雨水沾濕了,也要烘干看上一遍。
年少時,特別愛讀礦報上面刊登的凡人小事、故事連載。兄弟幾個相繼長大,家庭生活仍然很拮據,母親指望我們早日跨入廠礦工作,能穿上那湛藍的工作服,端上鐵飯碗。后來一次瀏覽礦報頭版時,一則萍礦接管在分宜新建的楊橋煤礦的消息引起了我們的關注。新礦區方興未艾、煤樓聳立,父母就如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滿心歡喜,心里猜想著,新礦區肯定需要補充年輕人到生產一線,招工就業不就有機會了么!母親催促父親多關心下單位招工的事情,后來憑著這一新聞線索,盡管費了些周折,我的夢想還是變成了現實,這不能不說是礦報的引導刷新了我的人生旅程。
在礦上區隊工作時,因喜歡擺弄文字,我有幸被推薦擔任《萍礦工人報》的通訊員。到后來經報社培訓考核,又被“委任”為“特約記者”。從讀者到作者,這片園地給了我新的跨越。一晃捧著礦報走讀了三十多年,我亦非常珍視“特約記者”這個頭銜。雖然它并非職稱,但要將這頭銜擦亮,需要自己加倍努力去實踐中打磨印證。那時礦上發生了新鮮事,身邊知道我喜歡動筆的人,總會熱心地提供一些新聞線索,多半是希望對某個工作出色的班組或個人,在報紙上美言一番。我當然是盡其所能不讓好的新聞素材過時,盡力核實新聞真實性,把握正能量的要素再動筆。那個時候全靠筆寫手抄,稿件寫好了,上交到礦黨委宣傳科,由他們盡快托人帶到萍礦工人報社。楊橋煤礦離萍鄉雖然不到200公里,但若是靠郵寄,時間太長了,新聞便成了不值一提的舊聞。
在廣播、報紙、墻報為宣傳主陣地的年代,可留存的報紙更為吃香。從報社到廠礦,對通訊員都有月度發稿的考核指標,如果新聞稿上稿多,所在單位的黨務工作考核時也可以加分,所以對宣傳報道尤其重視。報社每年還會主辦通訊員培訓班,由專業人士授課,或點評稿件,集中組織采風活動。大家熱情高漲,寫稿質量也大有提高,新的作者不繼涌現。宣傳部門和報社還每年召開總結表彰會,選拔優秀作者外出學習。在這所沒有圍墻的校園里熏陶,許多寫作出色的通訊員被調到機關部門工作,有的還被提拔到領導崗位上。雖說寫作是一門苦差事,但不少人在成就別人的同時也成就了自己。
去偽存真,善于在平凡中捕捉亮點,是我們必須具備的能力。我原來所在的楊橋煤礦,一位在紀委工作的老同志郭基云,為人和善低調,我與他交往后才知道,他是在劉鄧大軍中入伍的南下干部,因不愛張揚,這段光榮的革命經歷不為人所知。我知道后,主動接近他,聽他講述解放戰爭時期南下貴州和廣西十萬大山地區剿匪、進駐西康、駐守帕米爾高原等許多英雄事跡。他在談吐時,不時眼含淚花,倒不是為艱苦而傷感,而是為曾經一起戰斗先后犧牲的許多戰友而悲痛。我覺得非把他光榮的過往報道不可;氐椒块g端坐臺燈下,我認真整理記錄,以小標題概述式的記敘完成了第一篇人物專題報道《劉鄧大軍中的小嘎子》,還專程到局組織部進行核實。發稿時我還要了郭老當年從軍時幾幅珍貴的照片。報社很快采用了稿件,那年“八一”建軍節時刊發在《安源周刊》頭版頭條,一個值得大力彰揚的典型事跡由此呈現在人們面前。自己的努力得到了新聞媒體的認可,我心里如釋重負,也許這就是新聞工作的自豪感。
唱響主旋律,謳歌新時代,記錄新變化,是我們必須堅守的職責。后來我到貴州礦業工作時,離家鄉已是遠隔千里,每每收到快遞來的礦報,如同接到溫馨的家書。為了及時反映企業新風貌,我同樣經常深入到礦區、車間,從最基層的職工生產生活中,去發掘那些閃光點。記得大林煤礦一對夫婦長年堅守在陡峭的半山腰壓風機房,那里與世隔絕,無電視信號,生活物資要從10多公里外的山下挑上來。我了解他們的艱辛后,返回便寫成了報道《大山中的堅守》。
回望自己走過的路,曾經采寫的新聞如一幀幀發黃的老照片,宛若深秋山澗迎風搖曳的殷紅楓葉,洋溢著對根的情意。據說,劉少奇同志親筆題寫的報頭只有兩個,而《萍礦工人報》便是其中之一,前些年更名為《安源工人報》后,采用的仍是他的字體。名稱雖然換了,但我們還是習慣叫“礦報”。哪怕是報社三番五次地搬遷,于我們這些老通訊員來說,不管辦公地點轉移到哪里,總會去找尋那張飄著油墨香的礦報發出的地方。
如今,我雖已年近花甲,仍然癡愛在鍵盤上向礦報傾吐心聲,以不負年華、不負礦報的滋養。閑時翻閱曾在礦報刊發的幾大本自己文章的剪貼本,我感到其樂無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