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前,唐亮退伍分到高坑電廠,當時月工資是700—800元,他對記者說:這樣的企業我最多呆一年。今年5月,記者在高電中心再次見到唐亮,問他為啥沒走?他說:“我現在月工資1200—1300多了,企業好了,不走了。”在電力公司,無論你走到哪個崗位,干部工人都會夸這兩年來的變化。兩年前,兩個小電廠設備老化,效率低下,發展乏力,職工人心渙散,2007年重組頭兩個月累計虧損近300萬元。電力公司重組后,加大機爐技術改造力度,提升硬件水平,降低職工勞動強度;改“三機三爐”運轉為“三機兩爐”運轉,改燒正壓為燒負壓,減輕對設備的危害 和環境污染;狠抓煤耗成本,堅決把發電成本降下來,兩個矸石電廠走出了燒煤的怪圈。隨著各項綜合配套措施的跟進,企業效益逐漸凸顯出來,職工收入逐年提高,讓職工對企業的發展有了信心和希望。電力公司領導告訴記者:今年1—4月,盡管遇到金融危機的影響,仍然實現利潤288萬元,步入了歷史上最好發展時期。
職工生存靠企業,企業發展靠職工。當經濟得到發展后,電力公司首先想到的是解決職工收入偏低的問題,通過兩年來的調整使職工收入比重組前有較大幅度增加,司爐等一線崗位月工資有時達到2000余元。如果說工資收入的增長穩定了職工隊伍,那么人性化的管理和干部作風的轉變極大地調 動了職工生產積極性,公司拿出一定資金解決生產崗位飲水、職工乘車補貼和職工勞動熱情的激勵等問題,使職工深受感動。職工的勞動創造是企業發展的不竭動力,由于干部職工在降低煤耗上的努力,使發電成本由重組時的0.13—0.14元/KWH,降到了現在的0.10—0.11元/KWH,最好時降到了0.07元/KWH。高電中心原來材料成本超支,現在職工積極想辦法,皮帶軸、液輪、破碎機、振動篩板能修的修,能做的做,不僅不超支了,還節約了大批資金。兩個發電中心各崗位職工還紛紛把100瓦的白熾燈換成25瓦的節能燈,發電人少用電的氛圍異常濃厚。電力公司的職工告訴記者:現在職工的勞動熱情空前高漲,這是因為企業發展了職工才干得有勁頭,活得有光彩,感覺有奔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