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力緊張一直是困擾巨源礦發展的一大難題,如何破解這一難題,推進企業可持續發展,是巨源礦領導長期以來追求的目標。今年,巨源礦通過開展崗位競賽激發企業活力,取得了一定實效。對此,記者采訪了巨源礦礦長廖時林。
記者:我注意到,勞動力緊張問題一直以來困擾著巨源礦的發展,這個問題的根源在哪里?
廖時林:這個問題要從兩方面來回答,第一,相對其他礦井,巨源礦條件差,煤質差,產品經濟附加值不高,帶來企業經濟效益不好,職工收入偏低,這是造成勞動力緊張的客觀原因;第二,巨源礦管理比較滯后,機制不活,抑制了員工生產積極性的發揮,企業缺乏創新創造的動力,是勞動力緊張的主觀原因。我認為主觀原因是根源,是主要問題。
記者:找到了主要根源,你們是采取什么方法來解決勞動力緊張的問題?
廖時林:靠管理創新,靠有活力的機制。礦還是這個礦,人還是這班人,如何把企業的潛能最大限度釋放出來,的確是我們面臨的一大難題。今年以來,我們在全礦所有崗位開展崗位競賽,用工作業績評價機制和激勵機制來調動職工生產積極性,激發企業活力。實踐證明,崗位競賽有了實質效果,今年1—4月,煤質灰份下降,售價提高,職工工作質量勞動效率提高,噸煤材料成本同比下降了16元。
記者:崗位競賽與勞動競賽有何區別,為什么要開展崗位競賽?
廖時林:勞動競賽在競賽方式上是有突擊性,在參賽人員上具有局限性。崗位競賽則不然,它是全員參與,既是一種激勵機制,也是一種評價機制。競賽的目的就是要提高整體的工作質量和勞動效率,緩解勞動力緊張問題。目前,在巨源礦,不論是可量化還是不可量化的崗位,只要工作有明顯進步,工作效率提高都要受到表揚和獎勵。
記者:崗位競賽對工作有何推動,職工參與度怎樣?
廖時林:崗位競賽雖然與那種緊張的生產競賽不同,但崗位競賽是一種普遍的評價表彰機制,不論你干哪一行,只要干好了,干出了成績,就能得到企業的肯定和褒獎,激發了職工的工作熱情。如:井下作業人員在天眼子施工中,從節支降耗的目的出發,改木盤支護為水泥盤支護,既降低了坑耗,減少了維修成本,又改善了安全生產環境。又如:井下煤質賦存條件差,有的地方一半煤層一半巖石,這樣的工作地點一是煤質監管要到位,二是采煤人員質量責任要到位,實施分采分運。對待這樣的情況就要靠崗位競賽檢驗員工的職業操守。誰工作認真負責,忠誠履職,創造勞動效率和勞動價值高,就獎勵誰。我們開展崗位競賽,就是要解決干與不干一個樣、干好干壞一個樣的問題,通過激發全員的工作熱情,達到提高全員勞動效率的目的。
記者:崗位競賽真有那么大的能量嗎?從目前情況看崗位競賽取得了什么實質性進展?
廖時林:勿容置疑,我們開展崗位競賽就是要把企業潛在的活力釋放出來。如:有的崗位實際工作時間并不長,有的只需四五個小時,有的甚至二三個小時,怎樣把這些時間利用起來?通過競賽讓這些崗位職工多想事,多干事,干好事。比如:地面人員到井下搬運設備、材料,礦部都給予獎勵。又如:以前下斗裝載合格率低,造成人員、電力的浪費和虧噸現象發生。崗位競賽開展以來,礦部對下斗裝載合格率實施獎罰,煤車裝載在0.7噸以上,每車獎0.5元,0.7噸以下罰0.5元。這一獎一罰大大改變了下斗工的工作質量,煤車裝載合格率達95%以上。目前,在巨源礦,不論是動腦力的,還是干體力的,都在各自的崗位上千方百計地干好本職工作,使崗位工作出新、出彩、出色。崗位競賽激發了企業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