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是枯燥的,數字又是最有說服力的。2006年白源礦的一串醒目的數字,看到了該礦安全工作的軌跡:
“三違”數量由上年的1200多起下降為600余起,降幅為50%;
工傷費用由以前的每年50多萬元下降為30余萬元,降幅為40%;
全年未發生過一起重傷以上人身傷害事故,未發生過—起垮冒事故和重大機電事故。
采掘一區是安全最大受益者,2001—2004年,該區有工傷人員52人,年均13人,每年耗去工傷醫療費21.5萬元,按全區280人分攤,人均承擔3071元,也就是說職工因工傷事故年收入少拿了3000多元。2006年,采一區只有工傷人員2人,工傷費用僅為3萬余元,比往年減少了工傷醫療費用18.5萬元。事實證明,搞好了安全,減少了事故,工人是最大受益者。
白源礦實現安全年,有兩個字功不可沒,一個是“獎”字,從2006年起礦里給職工實行200元的安全月獎,作為普通工人,這可是一筆不小的收入。但是,要拿到這200元安全月獎,卻連著一個“責”字。這個責就是安全職責,不遵章守紀,有了“三違”,安全獎就打了水漂。為了強化這個“責”字,礦里還實行安全連帶責任制,一個班當日有3人以上犯同樣的違章,要取消全班的安全月獎。違章的成本大了,職工違章的就少了,不僅自己做到不違章,還監督別人不要違章,人人注意安全、搞好安全由此形成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