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兵生下井31天,劉桂林下井30天,劉治凡下井29天……”這是近日楊橋礦采掘一區公布的采煤一班出勤統計表顯示的數字,不禁引起了人們的驚嘆:這個只有20人的班組,按照輪休表,每人都有輪休日,可10月人均出勤率竟然高達26.35天,是什么原因讓他們主動放棄休息日出滿勤呢?
“我呀,沒別的,就是有一伙好幫手!卑嚅L林荷生樂呵呵地答道:“四合選手、兩個巷修工……個個都是好樣的!”林班長掰著手指算開了。
采梁選手曾傳生和小工鐘發開是一對名副其實的黃金搭檔,在9月作為放頂選手時曾創造放頂1100多套的好成績,10月采梁近500塊,為班組完成任務立下了汗馬功勞。倆做事認真,對班長安排的工作從不挑三揀四,執行起來更是不打折扣。小鐘家在萍鄉,10月中旬,原本請好了假回家休息幾天,可想到區隊人手緊張,他僅僅在家休了兩天,就匆匆返回礦區上班。大工劉桂林等采梁選手和搭檔們誰也不甘落后,大家暗中鼓勁,采梁成績不相上下。小工劉治凡雖年近五十,工作熱情卻絲毫不亞于年輕人,班長看他年紀大點,特意安排他送飯,可他一放下飯盒,就忙著下斗、清余煤,忙得不亦樂乎。
“我們主要是有一個好班長,干勁更足了!”班組職工異口同聲地夸贊道。今年四十歲的林荷生,盡管在班長的工作崗位上才兩年,卻將工作做得有聲有色。他緊盯安全質量標準化這條主線,在安全生產上下工夫。每天下井他總是走在工友前面,收工也是最后一個上井,最臟最累的地方總閃現著他忙碌的身影。6405工作面地質構造復雜、頂板破碎壓力大,給正常生產帶來難度,他帶領全班職工在做好修理保安全的前提下,瞄準生產目標不放松,確保班班完成任務。10月15日早班,他們剛到工作面就遇到了“攔路虎”,一塊巖石擋住了工程進展,為了保證溜子正常安裝,需要破巖前行。林班長安排人員加固修理、護好頂,操起風鎬忙活了起來,經過3個多小時的緊張工作,終于啃下了這塊硬骨頭。盡管先期修理耽誤了時間,當班仍完成了111噸的產量,奪得了礦部的高產獎。21日全班人員再次一鼓作氣,奪煤125噸,打破了區隊班產紀錄。在全班人員的共同努力下,10月他們班產煤2785噸,超額完成區隊下達的任務指標,獲得了礦部最佳班組的光榮稱號。
一張張樸實的臉龐,一雙雙布滿老繭的手,無聲地證明著眼前這群中年漢子對礦山的熱愛,對事業的執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