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坑礦采掘二區的工作地點是兩個礦上“之最”:300盤區離地面最近,408盤區離地面最遠。雖然距離上的差別較大,但職工的工作積極性卻一樣高,300盤區滿打滿算就80人,月產量可達12000多噸,平均每人一個月能出130至150噸煤;408盤區100人,11月計劃產量是18000噸,實際完成了24000多噸,工效之高由此可見。對此,采二區黨支部書記許康良說:“這是因為消除了工作中的大鍋飯思想!
從地面下到408盤區,要走上一個多小時,不僅路程遠,點多面廣,而且原生煤工作面地質構造復雜,頂板不穩定。在這里,班組管理人員不吃“指手飯”,都是身先士卒帶頭苦干,職工們“身兼多職”,開溜子的拖料、拖鐵頂子,下斗的幫著下料……就連區科材料員、辦事員都來上晚班,整修減速機、換槽子、換鏈條,忙得不亦樂乎。在300盤區也同樣如此,這里不僅是采區,還是個互動盤區,要迎接來自集團公司乃至全省煤炭系統的兄弟單位的檢查參觀,職工除了要確保安全和產量以外,還在礦部的要求下打造出了安全質量標準化精品。整潔干凈的皮帶道、整齊劃一的貨架式料場體現出了盤區優良的生產風貌,護頂金屬網、連桿固定棚子、軌道簡易安全擋等小改小革都是干部職工生產之余的智慧結晶。
許書記說:“打破了工種界限,職工都很盡力,以前10個人的活,現在只要5個人就能干好。多勞多得讓職工得實惠,個人工效自然發揮得好!彼介紹說,職工們注重工效的同時更注重安全,因為他們深知違章帶來的后果。在進班會和安全課上,區科干部和職工算好安全賬:如果出了事故,就要停工接受安全幫教,只能拿基本工資,就算平常工效再好、工資再高,也得一下跌入“低保”行列。在采掘二區,職工自主保安、相互保安的意識都很高,在年末安全生產工作中干勁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