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于2015年10月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最讓人們關注的,就是研究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盡管“十三五”規劃尚未揭曉,不過政府各個部門都在進行著“十三五”規劃調研編制工作,新一輪規劃的主基調即將浮出水面。新一屆領導班子的首個五年規劃,在經濟新常態背景下的意義顯得更為重大,重大建設項目、生產力分布和國民經濟比例關系等也將在“十三五”出現變化。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定性階段,如何規劃好“十三五”時期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7月20日的政治局會議強調,“十三五”時期,我國發展的環境、條件、任務、要求等都發生了新的變化。要以發展理念轉變引領發展方式轉變,以發展方式轉變推動發展質量和效益提升,為“十三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指好道、領好航。
中國經濟經過30多年的快速發展,已經進入增長速度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前期政策消化期的新常態。經濟新常態在“十三五”期間會依然持續,經濟發展質量提高的速度、結構調整的步伐要比“十二五”末期快,創新驅動的力度要比“十二五”末期大。適應經濟新常態,“十三五”期間要牢牢把握經濟新常態的變化趨勢,因勢利導,駕馭、引領經濟新常態,促進經濟新常態健康發展,關鍵是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著力創新驅動。
“新常態”追求質量而非數量
習近平:新常態將給中國帶來新的發展機遇。我國發展仍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我們要增強信心,從當前我國經濟發展的階段性特征出發,適應新常態,保持戰略上的平常心態。
實際上,習近平總書記2015年在多次講話中都強調了對經濟發展、改革的堅實信心,他在2015年6月16日至18日在貴州調研時指出,我國經濟發展呈現速度變化、結構優化、動力轉換三大特點。適應新常態、把握新常態、引領新常態,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經濟發展的大邏輯。
解讀:結合總書記的講話以及2015年上半年經濟數據來看,我國經濟增速依然是全世界最快的,但從人均水平來看尚不到世界平均水平。而在經濟轉型的過程中,經濟放緩也是必然,國家領導人主動降低經濟增長指標,這也意味著我國未來的經濟發展將追求質量而非數量。這也意味著我國的經濟發展還有巨大的空間,同時這也是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的重要挑戰。
速度變化、結構優化、動力轉換三大特點,同樣是在新常態經濟下產業升級換代的表現,同時還是實體產業發展的要求。值得我們注意的是,在GDP增速創新低的過程中,我國政府并沒有采取過度刺激的政策,而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了適當定向調控,這也意味著看重經濟發展的長遠而非眼前。同時,這也反映出新常態是中國的國家戰略,只要在清除過去兩輪經濟過熱的因素之外,處理好短期、中長期的關系之后,我國經濟政策回歸中性是必然的。中國宏觀經濟增速下滑很大程度上是周期性問題,回歸正常狀態只是時間問題。
這意味著,“十三五”必須與時俱進緊隨時代發展,需要認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保持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必須有新理念、新思路、新舉措,這些新內容也必然會設計進入轉方式、調結構、促創新、農業現代化、改革體制機制、協調發展、生態文明、民生、扶貧之中。
而從領導層傳播的信號來看,“十三五”或主要圍繞在“創新、實體、簡政、農業”四個方面。實際上,市場一直在關注的“一帶一路”和自貿區的建設正是圍繞這些方面的建設項目,同時是經濟發展長遠的重要基石。通過“一帶一路”的資本輸出帶動消化產能,實現貿易的便利及增值,中國和經濟欠發達國家的各行各業都會因此受益;通過自貿區實現和海外市場的互通互聯,發展港口貿易和人民幣跨境業務。
“新常態”需主動引領而非被動適應
習近平:中國經濟體量大、韌性好、潛力足、回旋空間大、政策工具多。中國將主動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堅持以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把轉方式調結構放到更加重要位置,更加扎實地推進經濟發展,更加堅定地深化改革開放,更加充分地激發創造活力,更加有效地維護公平正義,更加有力地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
解讀:主動而不是被動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足見中央對新常態環境下的高度重視。結合習近平強調“十三五”期間需要保持經濟增長、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優化產業結構、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農業現代化加快步伐、體制機制改革、協調發展、生態文明建設、民生、扶貧開發十個領域取得明顯突破的背景來看,兩者又是環環相扣。
在主動出擊下,才有機會將穩增長的主動權把握在自己手中。新常態背景下,只有主動才能圍繞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并促進經濟增長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轉變,在生產端實現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轉變,才能在“十大領域”中取得真正的突破。突破就需要改革,從國有企業改革、財稅體制改革、行政體制改革如簡政放權、涉外經濟改革進行的情況可以看出,深化改革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對沖了一部分經濟下行的壓力。
在改革不斷深化、經濟結構不斷優化,我國就業壓力也出現了緩解的趨勢,無論是對農業、生態文明、民生、扶貧都能起到積極作用,這將有助于實現社會的和諧穩定,同時提升我國市場化程度,令新興民營產業獲得更好的發展、贏得更多的財富,做到真正的財富于民。
從習近平近期的講話可以發現穩定經濟增長、主動適應新常態的方式有很多,其重點都在于保障經濟穩定增長,完善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建立新型的收入分配制度,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和全社會的福利水平。綜合這些方面,相信即將于2015年10月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上制定的“十三五”將會為中國未來五年創造更多驚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