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寧某部“工兵紅一連”是我軍成立的第一支工兵連隊,在長期革命斗爭實踐中,形成了影響全軍工程兵部隊的“白龍馬精神”。該部隊不僅在毛澤東主席的帶領下開挖了小學語文中聞名遐邇的瑞金“紅井”,還在朝鮮的金剛川上為志愿軍部隊保障架設橋梁……今年10月7日是“工兵紅一連”90歲生日,筆者再次走進這支英雄的連隊,與官兵一起回望初心,共憶崢嶸歲月,再添魚水之情。 紅色血脈 148名安源礦工組建“紅一連” 今年6月份,“工兵紅一連”尋根小分隊曾前往安源煤礦,尋找連隊的基因密碼。 安源礦工為什么鐵心跟黨走?尋訪中老礦工們的講述和紀念館陳列的一件件文物都表明:舊社會安源礦工處境凄慘,正如當時民謠所唱,“少年進炭棚,老來背竹筒,病了趕你走,死了不如狗!泵珴蓶|、劉少奇、李立三成功領導的安源路礦工人運動,堅定了他們永遠跟黨走的決心。 1930年秋,毛澤東和朱德領導的中國工農紅軍到安源休整、擴軍,安源礦工踴躍報名參加革命。不久,紅軍攻打吉安城,安源礦工利用擅長的爆破技術幫助紅軍一舉拿下久攻不破的吉安城。1930年10月7日,由148名安源礦工組建的我軍第一個工兵連隊在吉安后街成立,標志著中國工農紅軍工程兵正式誕生,被譽為“工兵紅一連”。紅一方面軍總司令朱德和總政委毛澤東親自出席建連大會,兩位偉人同時出席基層建連大會在我軍歷史上是唯一的一次。 在連隊歷任連長中有一人叫王耀南,他就是安源礦工出身,是后來“地道戰”和“地雷戰”戰法的創造者,因戰功卓著成為開國將軍,被毛主席稱為“工兵王”。 從“工兵紅一連”建立之初,148名安源礦工作為連隊第一茬官兵起,連隊官兵就真心聽黨話,鐵心跟黨走,這也成了連隊無往不勝的“制勝密碼”。90年間,連隊南征北戰,屢建功勛,先后被授予榮譽稱號2次,榮立集體一等功7次、集體二等功14次、集體三等功18次,涌現出15名英雄模范。 熱血戰績 在金剛川上為志愿軍架橋保暢通 再過不久,管虎等導演為紀念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而拍攝的電影《金剛川》將與觀眾見面。影片講述了志愿軍工兵連在敵人炮火封鎖下,為戰友在金剛川上架設橋梁的真實故事。 在當年的朝鮮戰場上,電影原型工兵十團三連,就與“工兵紅一連”同屬工兵十團一營。1953年5月,兩支連隊同時奉命在敵人炮火封鎖線下的金剛川下游巖里、新村、光麗山三個渡口搶建和修復橋梁。三連在連長張振智的帶領下在巖里架起大橋,被命名為“英雄戰斗橋”,“工兵紅一連”則在新村渡口架起“和平鋼鐵橋”,渡河連在光麗山架起“戰地光榮橋”,成功保障了通向前沿陣地的3條軍用道路暢通。 近日,“工兵紅一連”指導員何軍拜訪了時任渡河連指導員、親歷這次架橋任務的老首長王格善,聽他向大家講述了這段壯闊激烈的經歷:三個渡口離敵主陣地只有2.5公里,是我志愿軍反擊敵人和運送物資的主要通道,被敵人看作是眼中釘、肉中刺!肮けt一連”在接到架橋任務后,冒著敵機轟炸,先后搶架起1座中水位橋、1座便橋、1座炮兵運送炮彈的吊橋,并修建了1條水下便道。為加快水中運輸速度,連隊官兵創造性地通過滑輪和鋼索實現小船快速往返活動。這種“滑鋼渡”,目標小,敵機不易發現,且節省人力,在物資運輸中發揮了很大作用。從5月20日到7月27日停戰,敵機對三個渡口不斷轟炸、投彈和炮擊。3個連隊官兵誓死堅守戰位,隨炸隨修,幾座橋梁始終巍然屹立。 軍魂傳承 人人爭當新時代“白龍馬精神”傳人 風雨洗禮斑駁了歲月,卻讓閃耀的精神豐碑歷久彌新。90年,不變的是紅色血脈,不改的是初心使命。 走進“工兵紅一連”,你會發現“白龍馬突擊隊”“白龍馬精神”隨處可見!凹t一連”的每一位戰士都能告訴你“白龍馬精神”的來歷:那是連隊初建時,毛澤東主席引用《西游記》中白龍馬的故事,鼓勵官兵甘做革命駿馬,把革命馱向勝利。從此,“白龍馬精神”便一直伴隨著“工兵紅一連”南征北戰、櫛風沐雨,成為連隊最為榮光的“紅色軍魂”。 強渡烏江天險,“工兵紅一連”官兵日夜不休趕制竹筏、編制竹筐,冒著槍林彈雨架通浮橋;強渡金沙江,“工兵紅一連”官兵與民工一起用7只小木船運送紅軍,連續奮戰9天9夜……在腥風血雨的一場場硬仗面前,“工兵紅一連”官兵不畏艱險、始終守信、百折不撓、勇往直前。1968年8月,為確保南京長江大橋順利建成通車,“工兵紅一連”隨所在團投入施工擔負突擊任務。無論是邊境作戰經歷戰火、重大活動任務保障,還是支援地方建設、扶貧幫困、助民愛民,“工兵紅一連”從來沒有缺席,一次次夏季洪峰,一次次冬季冰雪,“工兵紅一連”官兵總是火速趕往一線…… 如今,爭當新時代“白龍馬精神”傳人已成為連隊官兵的自覺行動!鞍堮R精神”激勵連隊官兵精益求精,忠誠奉獻,次次出色完成黨和人民交給的艱巨任務。新時代新征程,連隊官兵主動適應軍隊發展轉型,積極投身軍事斗爭準備,站排頭、打頭陣,勇當新時代開路先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