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源煤礦是我黨早期培養訓練人才的大學校,為湘贛地區工會和黨組織培養了大批干部,訓練了萬余產業工人。我國國防力量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民兵,其前身即安源工人糾察隊。崢嶸歲月,他們團結奮斗、英勇參戰,拋頭顱灑熱血,忠于黨和人民,創造新奇跡,走向新勝利,留下的精神財富彪炳千秋。 國防動員的新格局 軍隊是國家的武裝力量,中國軍隊由解放軍、武裝警察部隊、民兵組成。軍改之后我國現有兵力為解放軍230萬人,武裝警察110萬人,民兵預備役人數達到1000萬人以上。 而在我國受過軍事訓練的基干民兵有7000多萬人,民兵始終是中國不可或缺的重要武裝力量。中國民兵是在毛主席關于人民戰爭的思想指引下建立起來的,他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不斷壯大的歷程。我國廣大基層民兵分布在各個地市、縣區、鄉鎮、企事業單位、高等院校,平時為民,戰時為兵,陪伴著我黨走過篳路藍縷、波瀾壯闊的風雨歷程,成為中國國防建設的一部分,護佑著華夏疆界完整、百姓安寧。 2016年1月,中央軍委國防動員部設立,這是軍改后設立的新部門,是全國民兵工作的最高管理機關。此次組建的國防動員部極其重要的一項職責是“領導管理省軍區”,除北京衛戍區、新疆軍區、西藏軍區外,28省軍區已經轉隸至新組建的國防動員部麾下。國防動員部已經由總參下屬的一個職能部門,轉變為一個直接管理至少28個省軍區、警備區在內的大軍區級單位,領導管理規模龐大的省軍區系統,旨在組織指導國防動員和后備力量建設職能,有利于從戰略層面加強對國防動員和后備力量建設的組織領導,是構建中國特色國防動員體系的一個重要舉措。 百年前的星星火種 從某種意義上講,中國人民的革命是從民兵起家的,最初的中國民兵是北伐戰爭時期的工人糾察隊、農民自衛軍。筆者調閱萍礦集團檔案館資料、《萍鄉礦務局志》,參考《萍鄉市志》《萍鄉軍事志》發現,1922年5月,安源煤礦工人即創建了安源路礦工人監察隊,后稱糾察隊。同年9月14日凌晨,一聲聲汽笛轟鳴,舉世震驚的“安源路礦工人大罷工”爆發了,井下的礦工像潮水一樣涌出礦井,高喊著“罷工!罷工”“從前是牛馬,現在要做人”口號。組織起來的工人糾察隊在礦井附近巡邏,招呼工人們迅速回到各自住處,維持秩序。同年10月,安源路礦工人糾察隊擴大為糾察團,常備隊員約200人。到1923年擴充后下轄兩個糾察隊,隊員最多時500人,另外還組織了秘密的工人偵探隊。 1926年9月,北伐軍來到安源,安源市黨部和萍礦總工會在北伐軍第三軍部支持下,由部分萍礦工人糾察團隊員和工人骨干充實改組了礦警隊,淘汰了部分官兵,將原有兩個隊并為一個大隊,下設區隊,每區改為兩個排,共計200多人,裝備200多支槍。秋收起義時擔任過起義軍連長的共產黨員楊士杰、擔任過國家國防科工委副主任的唐延杰中將、擔任過南京軍區副司令員的劉先勝中將等就是這個時候被派入礦警隊的。 1927年5月,中共安源地委召開了萍鄉各界民眾團體聯系會,成立了萍鄉人民軍事委員會,地委書記劉昌炎任委員長,統一指揮萍鄉和安源的工農武裝,將安源工人糾察隊、礦警隊編入“人民自衛軍”!榜R日事變”后中共安源地委派出了萍礦礦警隊和工人糾察隊投入到十萬農軍圍攻長沙的戰斗,后奉命撤回。6月14日開始,萍鄉的土豪劣紳組織地方勢力和脅迫的農民上萬人圍攻安源,工人糾察隊與礦警隊及地方農軍在中共黨組織的領導和廣大民眾支持下,與敵方激戰十多天,后在醴陵工農武裝的支持下擊退了萍鄉地方武裝向安源路礦的進攻,保住了安源這塊陣地。同月29日,武漢國民政府交通部整理漢冶萍委員會接管萍鄉煤礦,此時安源路礦工人糾察團人員擴至600多人。 早期安源民兵——開國將星閃耀 100年前的萍鄉煤礦,由于產業重要、工人眾多,高峰期從業人員多達17000人,實乃極度繁榮的彈丸之地。英國泰晤士報記者曾經報道礦區盛景:“萍鄉煤礦今已超過開平煤礦,名滿中外。在中國國內被列為十大礦廠之一,人們都譽之為‘小上!!卑苍绰返V工人大罷工爆發時,工人糾察隊手執俱樂部的白色旗幟,在工廠附近和街市巡邏,維持秩序。工人偵探隊四處秘密探聽消息,及時向俱樂部報告。罷工開始了,礦區商家大為恐慌,以為要發生搶劫,天尚未黑便紛紛關門停業,晚上八九點后街市已無行人,僅有工人糾察隊和軍警巡邏,然而社會秩序之好,完全出乎人們的意料。由于工人俱樂部紀律嚴明,工人糾察隊有力維持,以及爭取“洪幫”的成功,賭博偷搶絕跡,煙館妓院一律關閉,即使有少數社會閑雜人員偶爾在街市賭博,只要工人糾察隊一到,便躲避不迭。工人萬眾一心所顯示的威力和他們治理社會的卓越才能,使路礦當局和社會各界人士為之驚奇和嘆服,連戒嚴司令也不得不承認他的軍隊也沒有這樣好的紀律。由此足以說明當時的安源工人糾察隊——早期的民兵組織已具備良好的軍政素質,為日后中國工農紅軍的組建奠定了扎實的兵員基礎。 1927年9月初,毛澤東到安源張家灣召開秋收起義軍事會議,這是中國工人運動史和中國工農紅軍建軍史上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安源市委派礦警隊內的中共黨員和團員擔任會議警衛。5日凌晨3時,礦警大隊數百人槍,在中共組織領導下,清除叛徒純潔組織。9日,礦警大隊和萍礦工人1300多人編入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第二團,參加了秋收起義。大批的安源礦工組成的工人糾察隊在此接受過良好的軍政訓練,以安源工人為主體的第二團指戰員在秋收起義中英勇頑強、浴血奮戰、前赴后繼,顯示了中國工人階級“特別能戰斗”的革命精神。中共中央在1927年12月15日給湖南省委的信中指出:“秋暴的事實已告訴我們,攻打萍鄉、醴陵、瀏陽,血戰幾百里的領導者和先鋒,就是訓練有素的安源工人……可以說,秋暴頗具聲色,還是安源工人的作用! 1930年5月,紅六軍(后改為紅三軍)軍長黃公略率部來到安源,安源煤礦1000多名工人參加了紅六軍。6月,彭德懷率部路過萍鄉安源,安源煤礦1500余名工人參加了紅軍。9月,紅一方面軍總司令朱德和總政委毛澤東率部來到安源,1000多名礦工參加了紅軍。10月,安源工人糾察隊部分人員分兩批參加了紅軍,一批是糾察隊黨代表方強帶領100余人到清江加入了紅一軍團,一批是由安源市蘇維埃政府主席袁德喜帶領200余人到蓮花加入了紅軍湘東獨立師。 新中國成立之后,1955年我軍首次授銜。從萍鄉這塊紅色土地上走出去的有30名戰士成為開國將軍,其中萍鄉籍18名。而從安源煤礦就走出了13位工人將軍,還有多人成為黨和國家的高級干部,他們都是共和國的基石和奠基人,安源煤礦也因此成為了聞名全國的“將軍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