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源既是一座存量大、品質好、燃燒質高的物質富礦,也是一座有歷史底蘊、有紅色故事、有文化價值的精神富礦,更是中國近代史上幾代共產黨人和無數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鑄造的一個文化品牌,歷經歲月風霜刀劍洗禮而熠熠生輝。特別是以毛澤東、劉少奇、李立三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從安源起步踏上工運歷程,篳路藍縷、風雨兼程、高歌猛進,走過了井岡,走過了汀江,走過了遵義,走過了延安,走過了西柏坡,走進了天安門……留下了豐厚的精神財富和文化遺產,永遠值得我們仰望與傳。 承盛宣懷奠基江南煤都 安源煤礦是漢冶萍公司重要組成部分和洋務運動的產物。坐南朝北、依山而建的總平巷,紅磚護砌的礦井拱門呈牌坊形狀,為安源煤礦運煤機車和礦工主要出入口,歷經百年滄桑依舊魅力四射。 1898年3月,湖廣總督張之洞和清政府鐵路總公司兼漢陽鐵廠督辦盛宣懷為采運煉鐵燃料,稟奏朝廷獲準將安源煤礦劃為漢陽鐵廠燃料供應地和半機械化開采區,撥官銀100萬兩收購安源民辦小煤窯集中整治改為官辦,特設清政府直屬監管機構萍鄉礦務局。1902年,因為開辦資金短缺和管理經驗不足難以為繼,清政府以出讓生產技術管理權為條件向德國禮和洋行借款400萬馬克,將萍鄉煤礦實行中外合資經營。為解決煤炭外運交通問題,1898年至1905年,清政府投資修建了全長90公里的株萍鐵路,在安源成立株萍鐵路局,歸口清政府郵傳部管轄。 1904年日本政府趁虛而入,乘漢陽鐵廠、萍鄉煤礦資金周轉不靈和生產經營危機,指使日本興業銀行和大倉組財團,以煤礦全部資產作抵押,貸款300萬元日元給漢陽鐵廠和萍鄉煤礦用于生產經營;1915年又得寸進尺張開血盆大口,強迫袁世凱政府以“中日合資辦事業”為由寫進賣國條約“二十一條”,逐漸排擠德國人出局而取得萍鄉煤礦壟斷地位。為擴大生產規模,1908年,萍鄉煤礦、漢陽鐵廠、大冶鐵礦聯合募集2000萬股金,成立中國最早的股份制企業“漢冶萍煤鐵廠礦有限公司”,由盛宣懷出任董事長兼總經理,發行股票,正式宣布由官辦改為商辦,逐漸成為當時亞洲產能最大、設備最先進、門類最齊全的鋼鐵煤聯合企業,萍鄉成為“江南煤都”。 萍鄉煤礦實行機械化化開采、規模化加工、集約化經營,人流、物流、資金流的涌動,促進了湘贛邊區經濟社會發展,惠及了城鄉百姓,使安源這座新興集鎮聚集了兩萬產業工人和十萬常駐人口,形成了初具規模的煤炭工業重鎮。因為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的壓迫和剝削,安源工人苦不堪言:“少年進炭棚,老來背竹筒。病了趕你走,死了不如狗!蹦睦镉袆兿,哪里就有反抗,安源工人從未停止過抗爭與反抗的腳步。但是,勞苦大眾一盤散沙似的無序斗爭,遭到了買辦階級、官僚資本家和黑惡勢力的血腥鎮壓,一次次燃燒的怒火被無情撲滅。在歷史的危急關頭,中國共產黨石破天驚走上歷史舞臺,毛澤東、劉少奇、李立三等一批年輕共產黨人義無反顧走向社會底層,領導工人階級團結起來聚沙成塔,率先在安源組建工人俱樂部,成立工會和黨團組織,開展工人運動,為受壓迫、受剝削的工人階級爭取生存條件與合法權益,一次次取得偉大勝利,安源工運如一輪輪地震波撼動著全中國與全世界,成為工人運動策源地和秋收起義爆發地。萍鄉煤礦總平巷這座“紅色航標”,在波濤洶涌的中國工人運動中發揮了重要“導航作用”,留下了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安源革命文物舊址群煥發出蓬勃生機,現已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萍鄉市因此也成為中國紅色旅游城市。 安源,因為創造了精神高度,高山為之仰止!萍水,因為流淌著幸福源泉,江海為之動容!在步入安源路礦工人運動紀念館的百級臺階上,依次矗立著毛澤東、劉少奇、李立三青年塑像,三位風華正茂的湖湘學子,仿佛向游人講述著安源的紅色歲月,那一雙雙智慧的目光引領著人們感知革命先輩從長沙到萍鄉、從湖南到江西、從井岡山到北京城、從總平巷到天安門的心路歷程。 毛澤東燎原星星之火 1920年11月,毛澤東應陳獨秀函約,與何叔衡、彭璜、賀明范等發起創建長沙共產主義小組。1921年8月11日,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湖南分部成立, 毛澤東擔任主任;10月10日,中共湖南支部成立,他擔任書記。為了推動湘區工人運動發展,他先后五次到安源指導工作。 第一次是1921年12月中旬,安源路礦幾位有覺悟的工人積極分子代表致信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要求派人到安源幫助工作,書記部立即派毛澤東、李隆郅(李立三)、宋友生、張理全四人到安源考察。 第二次是1922年5月,毛澤東擔任新成立的中共湘區執行委員會書記,會后同楊開慧、李立三到安源檢查工作、發展組織。 第三次是1922年9月初,毛澤東赴安源研究罷工準備工作,為即將燃燒的工運之火加油。 第四次是1923年4月,中共中央決定調毛澤東到中央機關工作,臨行前同蔣先云到安源,專門在俱樂部召開有朱少連、任弼時、陸沉、袁達時、劉少奇、李立三等參加的干部會議,在會上既談了俄國革命形勢,又談了國內軍閥混戰情況。晚上到工人夜校第三分校講演,讓安源的星星之火越燒越旺。 第五次是1927年8月31日,毛澤東從長沙乘火車去安源,途經株洲時會見中共株洲鎮委宣傳委員朱少連、湘潭縣東一區區委書記陳水清,動員武裝暴動,隨后到安源以中共中央特派員身份,在張家灣召開湘贛邊界軍事會議,在會上傳達“八•七會議”精神并部署秋收起義。軍事會議決定正式組建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余灑度任師長,余賁民任副師長,鐘文章任參謀長。下轄三個團,第一團駐修水,由盧德銘警衛團、平江工農義勇軍和崇陽、通城農民自衛軍組成,鐘文章兼團長;第二團駐安源,由安源工人糾察隊、安源礦井隊和福安、永新、蓮花、萍鄉、醴陵等縣部分農民自衛軍組成,王興亞任團長;第三團駐銅鼓,由瀏陽工農義勇隊和警衛團一個營組成,蘇先俊任團長;盧德銘任起義總指揮。會上正式組成以毛澤東為書記的中共湖南省委前敵委員會,統一領導湘贛邊界秋收起義。 安源工人糾察隊作為秋收起義的重要武裝力量,跟隨毛澤東上井岡山創建革命根據地,成為人民軍隊的火種。1930年1月5日,毛澤東在古田給中央紅軍第一縱隊司令員林彪的回信中,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名句說明了中國革命高潮即將到來的道理,批評了黨內悲觀失望情緒,鼓舞了紅軍干部戰士敢于斗爭、敢于勝利的勇氣。 李立三燃燒革命激情 李立三1921年12月回國后在上海加入中國共產黨,先后在長沙、萍鄉、武漢、廣州、上海和莫斯科共產國際從事革命工作。 1921年12月,他受時任中央局書記陳獨秀派遣回湖南工作,隨后與毛澤東一道,到安源煤礦考察工人運動。后根據毛澤東的指示,他留在安源參與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湖南分部領導工作,以安源平民小學為陣地創辦工人文化補習學校,建立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安源支部,白天給工人子弟上課,晚上給工人兄弟上課,經常深入礦井宣傳革命思想,提高工人階級覺悟。1922年2月成立中共安源支部,是我黨第一個產業工人黨支部;5月1日,成立安源路礦工人俱樂部。 李立三在安源領導工人運動,留下了很多臨危不懼、斗志斗勇的感人故事。為了爭取地方幫會勢力講義氣的積極因素,維護罷工期間的社會秩序,他深入虎穴拜會洪幫老大章龍并與之歃血為盟,達成“關閉煙館、收攤賭場、不發生搶劫”三項務實協議,保證了罷工斗爭順利進行。因為他在安源領導工運暴露了共產黨員身份,路礦當局勾結軍警查封俱樂部。為了防止敵人陷害,劉少奇派工人糾察隊日夜守護并秘密轉移李立三。1922年9月18日,安源路礦工人大罷工取得勝利,俱樂部改組選舉李立三為總主任,朱少連為路局主任,劉少奇為窿外主任。 1923年4月,中央決定調李立三任中共武漢區委書記,劉少奇接替領導安源地區黨的工作和工人運動。 李立三的人生充滿傳奇色彩,生前組織上為他開過三次追悼會。第一次是1922年9月安源罷工勝利,路礦當局對他恨之入骨,為了瓦解工人意志派人暗殺未邃,便買通官報刊登虛假新聞挫傷工人士氣,謊稱被湘省督軍趙恒惕派人將其捉拿后腰斬于長沙北門外。留法勤工儉學黨團組織在周恩來、趙世炎、王若飛等主持和參與下召開追悼會。第二次是1925年9月,身為上海總工會委員長的李立三領導“五卅運動”時,國民黨派人追殺,他的機智與正義軟化了槍手,為了交差編造了刺殺謊言。吳佩孚聞訊喜形于色,立即下令公布于報紙。上海總工會為他召開追悼會。第三次是1927年9月,南昌起義部隊因寡不敵眾,南撤至福建長汀縣城時,忽聞隨身勤務兵報告政治保衛處長李立三犧牲,目擊證人講得聲淚俱下。噩耗傳來,全軍悲慟,在周恩來、葉挺、張國燾、劉伯承、賀龍等主持和參與下,在長汀正德中學操坪召開追悼會。 劉少奇創造工運輝煌 劉少奇從莫斯科留學回國后分配到上海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工作,先后在長沙、萍鄉、廣州、上海、武漢、東北和莫斯科赤色職工國際從事革命工作。 1922年5月5日至10日,他赴廣州參加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1922年7月下旬擔任湘區執行委員,協助毛澤東領導工人運動。在清水塘他與毛澤第一次握手,兩人志同道合相見恨晚,徹夜長談革命形勢,閃爍的油燈把漫漫長夜照明。 1922年9月11日,他臨危受命赴安源加強罷工斗爭領導。9月12日安源工人俱樂部成立罷工指揮部,李立三擔任總指揮秘密策應,劉少奇擔任俱樂部全權代表應對一切,在千方百計保證李立三安全的前提下,有理有利有節地領導罷工斗爭。9月13日,俱樂部發出《罷工宣言》提出十七項復工條件,致電漢冶萍公司宣布罷工,得到了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和全國各工團聲援。俱樂部按照毛澤東當日來信要求,向工人講清“哀兵必勝”的道理和提出“哀而動人”的口號,以爭取社會輿論的同情與支持。9月14日凌晨,一聲汽笛長鳴,如驚蜇春雷震蕩十里煤城,工人罷工、商人罷市,學校罷課。9月16日,一萬多名工人組成浩浩蕩蕩的游行隊伍涌向街頭,劉少奇奮不顧身走在前列,帶頭振臂高呼“從前是牛馬,現在要做人”“我們要活命,我們要吃飯”等罷工口號,前往殺氣騰騰的戒嚴司令部談判。戒嚴司令拿出手槍指著劉少奇恐嚇:如果堅持罷工,就將你“先行正法”!劉少奇正氣凜然:“如果不能達到一萬多工人的要求,就是把我剁成肉泥仍然不能解決問題!”這位處變不驚、渾身是膽的劉代表給工人以巨大的勇氣、信心和力量。9月18日早晨,李立三與萍鄉礦務局代表舒季俊、株萍鐵路局代表李義藩在路局機務處正式簽訂了“承認俱樂部、增加工資、改善待遇、發清欠餉、廢除封建把頭制度”等《十三條協議》,歷時五天的安源罷工斗爭以“未傷一人、未敗一事”取得勝利,創造了中國工運史上絕無僅有的奇跡。 路礦當局對俱樂部懷恨在心,企圖利用黑社會勢力成立“游樂部”對抗“俱樂部”,派人暗殺李立三。機智勇敢的劉少奇發現敵情后及時組織工人糾察隊將李立三轉移至株洲、醴陵,派人捉拿兇手送到司法課法辦,一舉粉碎了敵人破壞俱樂部和工會組織的陰謀。劉少奇在安源三年,持之以恒踐行群眾路線,帶頭勤政廉政,是后人學習的光輝榜樣。 新時代傳承紅色基因 以毛澤東、劉少奇、李立三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敢為人先,在安源領導工人運動取得了輝煌成就和成功經驗,使安源成為全國工人運動中心,由星星之火變為熊熊烈火,從安源燃遍全國。1924年9月,在安源召開的漢冶萍總工會第二次代表大會上,選舉劉少奇為委員長。此時的安源黨員人數達到300多人,超過全國黨員總數的三分之一,下設5個黨支部,還成立了由800名工人組成的糾察隊,成為我黨最早的工人武裝力量之一,跟隨毛澤東領導的秋收起義部隊走上井岡山。安源路礦工人俱樂部還創辦了一個工人圖書館、兩個消費合作社、五個工人讀書處、七所工人夜校、一所由劉少奇任校長的安源地委黨校(團校),他親自講授《共產黨宣言》《中國近代史》等黨課。毛澤東、劉少奇、李立三以大無畏的犧牲精神和超凡脫俗的創新意識,在安源創造了中國工運十七項歷史紀錄,大革命時期碩果僅存,安源也贏得了“東方小莫斯科”美譽。劉少奇、李立三在第二、三、四次全國勞動大會上同時當選為中華全國總工會副委員長,他們迎難而上、攜手合作,成功領導了“五卅運動”“省港大罷工”“收回漢口英租界”斗爭,安源火種傳遍天下,革命紅旗高高飄揚! “只有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永遠奮斗,才能讓中國共產黨永遠年輕!逼监l不僅是一座“江南煤都”,更是一座“革命熔爐”,從這里淬煉出來的共產黨人,對黨忠誠、敢于擔當、不怕犧牲,無私奉獻、鞠躬盡瘁、死而后已,黃靜源、周懷德、謝懷德、劉昌炎等革命先烈為安源工運獻出了年輕生命,劉少奇曾親筆致信安源工會,建議為他們建立紀念碑并舉行追悼會。安源工人黨員代表朱少連、朱錦棠、胡德榮先后出席中共第三、四、五、六次全國代表大會,這里還走出了楊得志、丁秋生、唐延杰、王耀南、劉先勝、晏福生、韓偉、方強、吳烈、羅華生、羅桂華、幸元林、熊飛等十多位開國將軍和孔原、吳運鐸等文化名人,他們在中國近代史上用信仰的力量寫下了濃墨重彩的輝煌篇章,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紅色基因。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開國領袖毛澤東先后當選為中共中央主席、中央軍委主席、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劉少奇當選為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軍委副主席、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兼中華全國總工會名譽主席、全國人大委員長、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兼國防委員,李立三先后當選為中共中央委員、中央人民政府委員、中華全國總工會黨組書記兼副主席、國家勞動部長,毛澤東率領劉少奇、李立三等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踏著鏗鏘的節拍,豪邁地從總平巷走向天安門。他們一生為“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他們的初心和使命永遠激勵著中國共產黨人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奮勇前進。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革命先烈、英模人物的榜樣力量,是優良傳統的人格化身,是紅色基因的鮮活體現。從他們身上,我們能夠感受到一種強烈的氣場、一種催人奮進的力量!逼监l這座因紅色資源而聞名遐邇的紅色城市,曾經有過火紅的年代、火紅的歲月、火紅的記憶,紅色基因在萍鄉代代相傳,一批紅色舊址群保存完好,安源煤礦總平巷、路礦工人俱樂部、總務局談判大樓、盛公祠、工人夜校、安源地委黨校(團校)、張家灣軍事會議舊址等均已公布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安源路礦工人運動紀念館命名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全國廉政教育基地、國家一級博物館;特別是漢冶萍公司數字博物館,以豐富的文物資料收藏,成為全國首個最靚麗的企業文化博物館網上展示平臺,多次參與組織主辦漢冶萍國際學術研討會,成功開發了富有萍鄉特色的系列文創產品;而安源煤礦這座充滿活力的礦井,至今已開采一百二十余年,對國家的燃料貢獻為世人矚目,深邃的巷道,隆隆的機聲,晶光閃閃的煤炭,源源不斷地向世人講述著紅色安源的壯美與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