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鄉的婆婆巖要是放在桂林,那該是個門票收入最高的景點,這是我登過此山之后的感慨。先不要說它的地理位置,只要說說它的寺廟建筑特色也足以讓人向往。那座叫呂仙庵的寺廟坐落在一塊峻峭的絕壁上,四周樹林茂密,景色迷人,遠遠望去,它真的是懸掛在空中,被綠叢所簇擁。呂仙庵是朱紅色的,碧綠叢中一點紅, 好是一幅動人景象!
相傳婆婆巖是天星山山體垂落后形成的絕壁,后道姑呂氏娘在此修煉,取其洞中泉水化念可治疾病,她的佛心獨具、慈善惠民便名揚天下,深受百姓愛戴,故大伙建寺廟于此,取廟名為呂氏庵。這是晉朝時期就有的傳說。古往今來,這里曾是游人交織,寺經(醫病之經)廣譽天下,慈惠民間,因此寺廟被歷代修葺擴建,但樓閣在文革期間被冠之為迷信而摧毀。直到1991年,續有仁人志士集資,才建成今天這等雄風宇堂。此高廟在萍城水口一帶均可見其巖石絕壁上的紅粉之身,好是氣派。從319國道天星山腳下,也可仰觀其獨具特色的懸掛式建筑。
去年11月間,我在國道上往返經過,發現其建筑很具特色,便驅車前往。路邊一條石階小徑通向寺廟,徑道上被清理得很是有“禪味”,看得出是眾多信士義工打造捐修而成。到寺廟之后,有段走廊很有特色,是連接門廳與寺廟的過道,但筆者發現其寺廟后山有一幽徑可通山頂,于是便沿徑而上,果真不過二十來分鐘就可站立于山頂。這山頂南北走向,東西方向均為懸崖峭壁,可以縱觀數百里人煙。往東北方向眺望,我感覺看到了南坑及安源一帶,我所熟悉明月湖路徑也盡收眼底,在峻峭山峰下的人猶如蟻蟲般渺小。其山峰之頂,只有一小塊地方為觀景臺,其石已被風雨剝成裸露石峰?梢罏樽位蚴强恳危坪跏菍槿嗽诖诵⒍煸O地造。身臨此處,迎面可得風浪之吹拂,可聞林海之搖聲。山峰好比是在刀刃上,我到過桂林好多獨秀峰,都沒有這個山峰有氣派。特別是在它們上面視野上遠比不得此處開闊。
自當天傍晚回來,我一直想著這個好去處,于是跟家里人一講,他們都想看看照片,好擇日而去。但當時我相機內存卡滿了,沒能照到相,他們都覺失望。于是我便在第二天就徑直而去。這次,我主要拍攝風景照。其實,婆婆巖所在之處,除了懸崖有一大片寬葉植被外,更多的是竹林。這片竹林自山坡而向上圍抱,形成了竹海,簇擁在寺廟門前。我拜訪了寺廟里的看寺老翁,他對我的來訪很是熱情,允許我對寺廟感興趣的地方拍個盡興。他說,這里時常有游人來訪,但都是來求藥方的,有的也求仙水回去。我問老翁,此處為何取名為婆婆巖,他說,呂氏娘有一方好藥為婦人之福藥,可醫不育之癥,來求子之人仰望呂氏娘之福容,便把此地稱為婆婆巖。我為呂氏娘的醫學高明所折服,也在她的尊相前鞠躬數次,并以幣代香以表敬意。他說,來客都會燒香敬主,求個平安,寺廟香火向來興旺。
在寺廟里,有個旁門令我贊嘆,倚它可鳥瞰寺廟之下全景。人在門沿實則人在懸崖。我堅信,這等景觀,全國也唯有在婆婆巖上能找到的。人若在此熟讀經書,其記憶一定是與山體同化、根深蒂固吧。于是我想也在這里讀上幾天書……老翁說,可以,你若能來與我為伴,我讓與你此個房間。于是帶我觀看其房內的生活物品,又說,這里睡覺好是舒服,只要不嫌衣被破舊就 行……我被老翁一片誠意打動著。
在與守庵翁聊談之后,我才沿幽徑再上頂峰。這次我有新的發現,這山上有好多紅楓樹,點綴著綠海碧波,也顯示出山野的秋意。但只可惜山中有水汽,我拍攝不出理想的清晰照片來,那就朦朧一點吧,誰不知道這是名山仙寺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