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漢市民眼中,武珞路中學、七一中學、武漢一初、二初、三初、六初、十一學校等都是各區最好的初中。今年,這些江城名聲最為響亮的一批改制初中,要么全部轉為民辦,要么分校轉為民辦,像商量好了似的一同邁入民辦校行列。
按照武漢市5月份的部署:改制校轉為民辦校,每區原則上不超過1所小學、1-2所初中。但到7月,武昌、江岸兩個教育大區,轉制為民辦校的初中各有3所。
好學校都爭著轉為民辦校。對此,一所民辦初中校長表示,民辦校在收費、招生、人事管理上更靈活,學校多年積累的教育品牌可以更好延續,不會因為轉制而消失。
民辦校收費普漲
今年初,部分改制學校在接受家長咨詢時,明確表示“學校轉為民辦后,按成本辦學,學費要從去年的9000元漲到2。4萬元。”一時間,漲價風在社會上傳得沸沸揚揚,收費成為家長最關心的問題。
7月4日,武漢市教育局公布收費上限標準,16所民辦初中,每生三年不超過1。8萬元。
由于各校并沒公布具體收費標準,家長們四處打探得知,不少學校擬將收費分為三檔:“搖號”(電腦派位)進校的學生收費為1。2萬至1。5萬元,優秀的自主招生學生可適當減少,一般學生收1。8萬元。而在去年,“搖號”學生的收費標準為三年共9000元。比較而言,費用上漲了至少3000元。
家長洪女士憤憤地說,“為何改來改去,好學校收費越來越高?”
教育部門解釋,過去改制校既享有國家財政投入,又按民營機制招生收費,屬于違規辦學行為。部分符合條件的改制校依法規范為民辦學校后,是由社會組織或個人利用非財政性經費辦學,其收費標準主要依據辦學成本核定,因此收費標準要高一些。
除了收費,沒啥變化?
武漢改制校轉制方案公布后,家長孫女士最大的感受是“除了擇校費上漲外,沒有其他變化!币虾贸踔校是要擇校,可選的民辦校就是原來的改制校。
根據《民辦教育促進法》,武漢市教育局規定,改制校要轉為民辦學校,必須實現徹底的“五獨立”(獨立法人、獨立校園、獨立財務會計制度、獨立招生、獨立師資)。
現狀卻不是如此。據了解,轉為民辦校后,一些學校有獨立校舍、實行獨立招生,但是法定代表人還是原來的本校校長或者高中部校長,并沒有真正獨立。
與此同時,一些民辦校長也在叫苦:“即使收1。8萬元學費,也根本收不回辦學成本!
民辦學校的經費缺口誰來補?一位教育人士直言不諱,學校要生存下去,要么新瓶裝舊酒還是假民辦,學校繼續免費享受公辦教育資源;要么就是擴大招生,在每個班塞進更多的學生,多收費。
目前,部分民辦校的招生規模已突破教育部門規定的12個班的限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