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思危建議,推廣滬深300指數代替上證指數地位
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成思危日前撰文指出,上證指數與國際和國內的其他股票指數相比,在編制方法上存在一定的缺陷,造成上證指數在一定時間段內的“虛漲”和“虛跌”。為此,他建議逐步推廣滬深300指數,使其代替上證指數的地位,成為衡量我國股市整體情況的系統指針。
成思危以中國科學院虛擬經濟與數據科學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的名義,聯合該中心博士研究生郭琨在《資本市場》2008年8月刊發表了《上證指數失真之究》。該文研究發現,2005年下半年,受中國石化股價的影響,上證指數形成虛漲,在2005年6月8日為起點的60個交易日內,上證指數相對流通指數虛漲102.314點。2006年上證指數也出現了虛漲的情況,并且幅度遠大于2005年,全年共虛漲近800點。而在2007年,情況則相對較為復雜,上證指數不再是一味的虛漲,而是經歷了階段性虛漲和階段性虛跌的不同時期。特別需要指出的是,中國石油上市之后,股價一路下跌,由此造成了上證指數的嚴重虛跌。在2007年11月19日至12月13日20個交易日內,上證指數相對于流通指數虛跌327.65點。
文章分析認為,上證指數具有兩個非常重要的特點:一是采用了全樣本股加權的方式,即所有在上交所上市的股票都計入指數;二是在流通股本占總股本比例較小的中國股票市場,仍舊采取了總市值加權的方式。另外,截止到2008年3月26日的各大股指數據顯示,上證指數的最大權重股中國石油占比為17.13%,而上證指數的樣本股數量接近900,僅中國石油一只股票就占了指數近1/5的份額,也就是說,中國石油這一只股票的漲跌對上證指數將產生非常大的影響。而各大股指中最大權重股比例一般都小于10%,雖然恒生指數的最大權重股比例也較高,但是恒生指數僅有43只成分股,遠少于上證指數。同時,上證指數中前45只權重股已經具有約76%的權重,這些股票的變動基本可以代表整個指數;上證指數的中前5位的權重股所占比例為41.49%,約0.56%的股票代表了40%以上的股指變動,遠大于其他股指的水平。
文章指出,使用總市值加權的方法編制的指數導致了個別股票對指數具有過大的影響,由一兩只股票造成的上證指數虛漲虛跌的程度日趨加強,使得上證指數并不能很好地代表整個股票市場的漲跌情況及幅度。
為此,文章建議逐步推廣滬深300指數,使其代替上證指數的地位,成為衡量我國股市整體情況的系統指針。同時,作為未來股指期貨的標的,滬深300的編制方法必將繼續完善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