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于1898年的安源煤礦總平巷
萍礦曾經有過苦難的昨天和足以讓后輩自豪的光榮歷史。一首流傳久遠的民謠:“少年進炭棚,老來背竹筒,病了趕你走,死了不如狗!”道盡安源礦工在長達半個世紀的漫漫黑夜里,遭受的凌侮和凄涼。一支氣壯山河的安源路礦工人俱樂部部歌:“世界兮我們當創造,壓迫兮我們須解除,造世界兮除壓迫,團結我勞工!背隽税苍吹V工的熾熱情懷和堅定信念。一部近代中國工運史,記載了安源在革命斗爭中的特殊地位和安源礦工的杰出貢獻。作為毛澤東、劉少奇、李立三等偉人親手創建的革命發源地之一,這里曾建立起第一個中共產業黨支部、第一個工人俱樂部、第一個工人消費合作社,舉行了震驚中外的安源路礦工人大罷工。1923年“二七”慘案后,全國革命暫時處于低潮,安源路礦工人俱樂部卻砥柱中流,巍然獨立,成為我國工人運動“獨樹一幟,標榜華廈”的一盞明燈。1927年9月,1000多名安源工人投身毛澤東同志領導的秋收起義,搞暴動,上井岡,反圍剿,抗日寇,轉戰南北,前赴后繼,為中國革命的勝利建立了不可磨滅的功績。共和國的旗幟上有安源工人血染的風采! 素有“江南煤都”之稱的萍鄉煤礦,又是中國代近工業史上的“十大”廠礦之一。1908年,萍礦與湖北大冶鐵礦、漢陽鐵廠合并為漢冶萍煤鐵廠礦股份有限公司,成為我國歷史上第一家用新式機械設備進行大規模生產的煤鐵聯合企業,是中國早期的經濟聯合實體,在長期的生產、經營活動中,為發展我國民族經濟作出了重要貢獻。 “一唱雄雞天下白”。解放后,萍礦的歷史翻開了嶄新一頁,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古老的礦山更加煥發青春的光彩。 面對煤炭資源逐年遞減、礦井衰老的困擾,面對“人員多、攤子大、效益差、包袱重”的嚴峻現實,富有光榮傳統的萍礦人審時度勢,不等不靠,大膽改革,努力減虧,于1996年實現了扭虧為盈。 精明的萍礦人,一方面穩定煤炭生產,努力實現由單純的生產型向經營型的轉變,一方面積極致力于非煤生產,從60年代開始狠抓多種經營,形成新的經濟增長優勢。目前,萍礦擁有機械制造、客車改裝、火工、電力、建材、建筑、輕化、林木、科技咨詢和商業服務等十多個行業,已具有相當規模。近年,萍礦根據轉產發展的需要,堅持老廠技改與新項目建設并重,對水泥廠和矸石電廠進行了技術改造和擴建,新建了浙江永慶熱電廠和萍鄉浮法玻璃廠。其中全國煤炭系統最大轉產項目之一的浮法玻璃廠,工期僅一年零3個月,填補了江西工業的一項空白。萍礦還依靠科技進步,開發出6110型豪華空調大客車、乳化炸藥和全自動乳化炸藥裝藥機、客車空調、玻璃鋼冷庫系列、FBT系列保溫涂料、402不銹鋼焊條和557特種焊條等新產品,由于科技含量高,質量好,為企業贏得了信譽和效益。 萍礦人走出國門,走向世界,對外經貿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新成就。1990年,萍礦成功地承攬了阿爾及利亞一大型水利灌溉工程,完成工程量4200萬美元。該項目曾被中國建筑總公司評為中國在非洲最成功的項目之一。去年,又相繼承接了尼泊爾一水利修復工程。在喀麥隆創辦了一所醫院。赴馬來西亞開辦煤礦的項目也在緊張籌劃中,F在,萍礦生產的人造皮革、賽車座椅遠銷西歐、日本、澳大利亞、香港等20個國家和地區。繼國家外經貿部授予萍礦建筑安裝總公司對外簽約權和對外承攬工程資質后,1997年又正式批準萍礦享有企業產品進出口權和海關報關權。 隨著企業的改革和發展萍礦進一步實施科技興企戰略,花大力氣做好人才培養、引進和交流工作,加大科技攻關力度,每年都有重大攻關項目出臺,科學技術在萍礦的生產和經營活動中,正發揮愈來愈大的作用。 燦爛的精神文明之花,必然結出豐碩經濟之果。萍礦大力發展企業文化,弘揚“義無反顧、開拓進取、艱苦創業、再造輝煌”的企業精神,扎扎實實抓好崗位職業道德建設,深入開展創建文明廠礦活動,提高了職工隊伍素質,增強了企業凝聚力。 歲月風雨洗征程,繼往開來攀高峰。面向21世紀的萍礦人,高舉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的偉大旗幟,以“三個代表”思想為指針,團結一致,艱苦奮斗,必將創造更加燦爛輝煌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