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叔子 華中科技大學教授、中科院院士
核心觀點
為國家、為學生長遠發展著想,我建議取消文理分科,積極、穩妥、堅決地對中小學教育進行改革。取消中學文理分科,首先要改革高考。要改革中小學的課程體系、結構與內容,堅決制止過重負擔。做到這一點,歸根結底要靠制度保證。
現在大家很關注文理分科問題。我建議取消文理分科,實施素質教育,積極、穩妥、堅決地對中小學教育以及高考進行配套改革。不能等,也不能急。
就我個人的求學經歷而言,1949年9月,我考入現在的南昌一中。畢業時有5個小班,學生中產生了3名中國科學院院士,出現一大批高水平的學者、專家,還有藝術家。那時,沒有文理分科,大家都沒有那么偏科。沒有那么多參考書,沒有那么重的負擔;教、學主動性好,同學互助好,尤其是精神面貌好。我的數學學得好,肯耐心幫助數學差的同學,直到對方真正理解為止。在幫助別人中,我也很受益。《禮記·學記》講得對,“教學相長”。幫者與被幫者,何嘗不是如此?
上世紀90年代,我任校長期間,有位著名大學的校長問我:“你認為現在大學的主要問題是什么?”我說,“大學本身確有不少問題,但主要的問題來自中小學。一是有的學生人格、情感還不夠健全;二是有的學生基礎知識還不夠全面、扎實!彼麑Υ朔浅Y澩
歷史證明:少兒教育最關鍵的是培養健全的人格、情感。我國自古強調“幼兒養性,童蒙養正”,根正則苗不歪,做人做事的基本道德規范,民族文化的精髓,少兒首先要學,要養成,為做好人打下牢固基礎。青少年教育在為做好人打下牢固基礎時,關鍵的是要為做好事打下牢固的基礎,所學的知識必須是基礎的、扎實的。文、史、地、外、數、理、化、生,它們最基礎的內容都要學,外加法律、體育、美術、音樂的陶冶。通過學習基礎的知識,來訓練相應的思維,培養相應的能力,升華精神。當然,對極少數的偏才、天才,應另作安排。文理分科,隱含著重理輕文的想法,隱含著“理科班的學生學習好、文科班的學生學習差”的偏見。這既不符合事實,也不利于互助互學,甚至會對學生的思想感情產生不良影響。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頒布10年了。素質教育是中國特色的教育思想與模式,也揭示了教育的本質。素質,首先是做人的素質,同時也是做事的素質。通過做事體現做人,通過做人來統率做事,兩者密不可分。可以調查一下,當今著名的學者與專家,有多少人是高中、大學考試成績的第一、二名?我估計到不了一半。
要取消文理分科,實施素質教育,首先要改革高考?荚,就是檢驗、測量、了解。什么招聘、答辯、“見面”,等等,哪項不是考試,不是不要考,而是考什么,怎么考,怎么評價考的結果,怎么制定錄取標準?高考要服務于素質教育。其次,要改革中小學的課程體系、結構與內容,堅決取消分科,堅決制止過重負擔。同時,將課外活動納入計劃內,活躍校園文化,創造條件充分發展學生的特長與愛好。再次,加強領導班子建設,首先提高領導班子對素質教育的認識,為國家、為學生長遠發展著想,風物長宜放眼量。
取消中學文理分科,歸根結底要靠制度保證。如果從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從政府到學校,從高等學校到中等學校乃至幼兒園,有一套可行的法定制度(包括優秀教學資源調配等),并堅決實施,問題可以解決。要做到這點,歷史證明,既不能等,也不能急,必須積極、穩妥、堅決改革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