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出毛病了,怎么辦?網絡時代,無奇不有。不久前的一項調查顯示,42.53%的人每次生病都會利用網絡搜集信息,53.64%的人視疾病情況而定,只有3.84%的人從來不會。記者近日也注意到,身邊一些年輕朋友身體出現不適,不去醫院看醫生,而是打開電腦,不斷通過搜索引擎或者一些醫院網站來“自診”。貌似省時省力,但是這種日益走紅的“看病偏方”是否可行?
了解病情,網絡自查來得快
家在深圳的李木蘭是一家圖書公司的編輯,因為工作關系,她每天大部分時間都在網上。對于在網上尋找藥方,小李自有一套!叭绻阆雽Σ∏橛兴私,那么你上百度知道就行了。但如果你想了解得更具體以及和其他人有所比較,那么就要上一些專門一點的醫院網站,特別是一些專家的網上解答區、專家的博客等等!
在小李看來,網絡時代就應當充分利用網絡的便利性和互動性!昂芏嗍虑樵诩依锞湍芙鉀Q,不是更好嗎?”
在一家雜志社工作的李華也有上網看病的習慣!叭メt院之前,先到網上查查,可以增加自己對病情的了解,我覺得挺好。比如,你要是打球扭到腳了,上網一查就會有很多好心人告訴你怎么處理,這些都是大家的經驗之談,為什么不用呢?”李華表示,讓她熱衷網絡看病的還有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可以更好地和醫生對話!懊看稳メt院,自己還沒弄明白就出來了。由于時間關系,很多醫生也不能講得那么細,所以我們必須對病情先有一點了解,這樣就可以更進一步地向醫生詢問!
信息太雜,病情輕重全靠猜
記者的一位朋友,家在遼寧葫蘆島市的劉佳寧女士半年來一直身體不適,為深入了解自己的病因,劉女士不斷在網絡上查找相關的信息,但是讓她不置可否的是,網絡上的信息太多太雜,一時間更讓她無法作出判斷,只能猜個差不多。
“有的說沒事,有的說的很嚴重,因為自己確實因為這個病而擔驚受怕,所以一看到有人說很嚴重,我就更怕了!眲⑴扛嬖V記者,因為有病在身,她更傾向于那種病情嚴重論者,根據他們提供的信息和自己的癥狀一一印證,有時候也會根據別人的勸告,注意飲食,以及選擇藥物治療等等。
劉女士說,通過在網絡上查找一些信息,確實對自己了解病情有所幫助,但是往往越是了解得越多,自己越是害怕,而且到底自己的病有多重、怎么治療都還不得而知。
但一提到去醫院,劉女士看起來更加無奈。“小醫院去了也是浪費時間,大醫院掛個號太難了,本來我要掛一個中醫的專家號,但是醫院跟我說要等半年,我又不想花冤枉錢去從別人手里買號。說實話,每次去醫院,都有一種很無助的感覺。”
專家建議,網絡藥方不可盲從
北京腫瘤醫院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醫師結合自己的網絡查詢經歷告訴記者,通過網絡查閱疾病信息確實很方便,但是這些信息當中存在很多錯誤,特別是一些個人貼到上面去的帖子,可靠性更差。他表示,每個人的病情都是很復雜的,個體化特征比較強,往往同樣一種病可能需要不同的方法治療,包括藥量大小等等。因此,他建議,患者一定要摒除“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治療思維,發現患病最好能及時與專業醫生溝通,及時治療,以免耽誤病情。
衛生部首席健康教育家洪昭光此前也表示,網絡可以讓人們方便地獲取疾病方面的信息,有利于了解病情。但許多疾病不是僅通過網絡信息就能診斷的,隨意用藥很可能引發大問題,必須到醫院咨詢醫生才行。
解放軍302醫院中西醫結合科主任劉士敬博士認為,網上看病存在諸多弊端和問題,患者得不到安全的保障,還很容易落入騙子設下的陷阱,受到巨大傷害。
劉士敬提醒患者,疾病的診斷和治療過程要周密細致,并及時調整診療方案,這就要求患者醫生之間有直接的接觸和互動,這是僅僅通過網絡聯系所無法做到的。另外,在一些非法的醫療網站,任何人都可以注冊成為會員,以“醫生”的身份在網上“應診”,這些網站,為游醫藥販大開方便之門,患者對此更應加以小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