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為期一周的國家法定節假日調整方案問卷調查結束。據初步統計,截至15日20時,大約155萬網民參加了此項調查,多數網民支持法定節假日調整方案。但也有一部分網民認為,此調查問卷設計有缺憾。國家發改委相關人員表示,將整理民眾意見,并將提交國務院。
利弊之辯引發存廢之爭
調查沒有出現一邊倒的狀況可能出乎方案制定者的意料,因為,正是對黃金周的無盡抱怨才讓改革提上日程。
黃金周制度帶來的集中出行種種弊端,自1999年施行至今,9年來一直是媒體和專家口誅筆伐的對象,并被梳理出幾大“罪狀”:景點人滿為患,超負荷接待導致旅游資源遭受過度損壞;交通擁堵,航班、鐵路、汽運高度緊張,一票難求,安全事故增多;供求關系驟然變化,導致景點門票漲聲一片,旅游費用增加;接待量的劇增,使服務質量下滑,消費者利益受損;投訴率的提高,迫使許多旅行社人為壓縮業務量等等。
這導致的一個后果是:近年來,幾乎每次黃金周后,都會有黃金周制度將被取消的傳聞漫天飛,然后再由國家旅游局出面“辟謠”,幾成慣例。
不僅如此,就連黃金周制度存在的基礎也開始動搖。有關專家認為,黃金周對經濟的拉動作用已不明顯。全國政協委員、清華大學假日改革課題組負責人蔡繼明教授在接受中國網采訪時,援用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表示在實行黃金周之前5年,國內旅游收入的平均增長率是22%,而實行黃金周之后,7年的平均增長率只有12%,下降了10個百分點。
正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旅游學院劉德謙教授接受媒體采訪時認為,黃金周推行前后旅游收入增長率的變化并不能說明黃金周拉動內需的作用減弱,因為基數與增長率的反比關系是各個行業共有的規律。
此外,劉德謙還提出另一個衡量黃金周拉動作用的指標——出游人數。他透露,黃金周實施之前的幾年,旅游人數一直徘徊不前,最高增幅只有1998 年的7.8%,其他年份的增長率多在3%左右,1997年只有0.8%;而黃金周實施之后的幾年,除了2003年因非典原因出現負增長以及2001年增長率為5.4%之外,其他年份的增長率都在10%以上,說明大家出游的機會多了。據統計,黃金周出行人數已從1999年“十一”的4000萬人次,發展到 2007年“五一”的1.79億人次。
有網友認為,隨著明年的“五一”黃金周的取消,“十一”可能會變成“鉆石周”,各個景點又可能人流滾滾。
與此同時,要求給傳統節日放假以繁榮中國傳統文化的呼聲日隆,兩相比較,發改委出臺這一方案顯得順理成章。而且,這次方案調整更是高舉傳統文化回歸的大旗,中秋、清明、端午各休息一天,對此輿論評價積極。
但該方案對春節假期的安排卻招來了較多不同意見。根據該方案,春節黃金周的起始時間從原來的初一提至除夕,看似體現了人文關懷,卻讓大多網友覺得春節沒有得到與其地位相符的假期安排,有悖于提倡傳統文化回歸。有網友表示:中國最大的傳統節日是春節,弘揚傳統最需要做的是延長春節假期,“否則連春節傳統都漸漸淡薄了,還談什么弘揚傳統?”
如果新方案得以實施,我國的年休息日總數為114天,有關專家對這一數字的解讀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認為我國的休息日已經不少,另一方面也承認比西方發達國家略低,英國、法國的節假日就是13天,我們國家如果是12天也未必不可。該專家同時表示,英國、法國有健全的帶薪休假制度,如果算上這個,我們就不是“略低”的差距了。
假日調整激活帶薪休假
說到底,與其說大家是擔憂廢除黃金周,倒不如說是擔憂廢除黃金周后又不能保證帶薪休假落到實處,落個“雞飛蛋打”。
劉思敏表示,黃金周更是普通人的“休息周”,雖然這是一種帶有強迫性質的休假制度,但它能夠有效地保證普通的工人、辦事人員及至農民工能夠完享難得的7天長假。一旦沒有這種強迫性,在勞工和資方力量還很不對稱的情況下,在一些單位帶薪休假有可能難以落實到位。
對于這樣的疑慮,著名勞動法專家、中國人民大學彭光華教授接受媒體采訪時指出,國家接連對帶薪年休假制度和黃金周調整征求意見,是有長遠考慮的。他表示,這兩項制度的根本目的,是保障勞動者的休息權。我國法律規定,休息權是指公民在享受勞動權的過程中,為保護勞動者身體健康,提高勞動效率,根據國家的法律和有關規定而休息和休養的權利。休息權是公民勞動權的必要補充,與勞動權密不可分。國家調整法定假日,意在消除縮短黃金周,進而消除黃金周的弊端,從而激活帶薪年休假制度,更加充分地保障勞動者的休息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