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番茄銷售市場疲軟的情況下,貴州省貴陽市白云區委辦公室和區政府辦公室聯合下發紅頭文件,要求轄區各單位干部職工每人購買100斤番茄。(8月31日《貴州都市報》)
“包攬一切”很容易造成濫權
某種程度上,面對行情不好的番茄銷售市場,有的地方政府不惜背負濫用行政權力的罵名匆忙“救市”,實屬“不得已而為之”之舉,其暴露出的其實是當前政府在管理和指導農業生產過程中存在的某種共性問題。
一段時間以來,不少地區都有“一哄而上”的習慣,不考慮本地實際,不問效益升降的結構調整,顯然并不是農業結構調整的最終出發點。不僅如此,有些地方政府單純地用靜態的眼光看待動態的市場,無視農業種植的周期效應和“蛛網效應”,極易造成市場飽和,使俏銷產品成為滯銷貨,政府最后不得不親自“救火”。
更為關鍵的是,一些地方特別是個別鄉鎮一級政府仍在延續“政府包攬一切”的做法,把自己的主觀愿望強加到農民頭上,要求農民種植這個,減少那個;甚至有的地方政府把調整農業種植結構搞成了自身的“政績工程”,如果產品滯銷,政府也常常濫用行政權力拆東墻補西墻甚至飲鴆止渴。事實上,在農業結構調整的問題上,農業結構調整的主體應該是農民,其逐利的本性是結構調整得以深入開展的基本動力,政府不宜也不應當一味地運用行政措施,而必須尊重農民群眾的自主選擇。
□王小莉(湖北 醫生)
行政的尊嚴在于為民所用
只依靠市場調節的力量就能讓菜農的番茄銷售找到出路,當然是我們希望看到的結局。不過務實些看,這樣的希望只能是奢望。救急如救火,對那些投入和辛苦一季,如今卻只能面對一地番茄欲哭無淚的菜農來說,還有什么比解決番茄銷路更迫切需求的呢?因此,白云區此舉雖然不合乎一般的權力敘事規則,但是如果不突圍,番茄的銷路何在?不斷擴大的菜農損失又該如何降低?
但是,必須承認,我們需要規避權力越位運用的機制約束和程序規范?墒欠裼腥俗⒁獾,程序和機制束縛越刻板,就越不可能照顧到復雜多變的社會現實。所謂過猶不及,一旦程序和機制在社會運行過程中被過分強化,行政行為本身帶給社會的,就只剩下僵硬和冰冷,而不能充分表達對貧弱者的悲憫和同情。不妨設想,如果該事件中,當地政府的權力運用不敢越雷池半步,自然沒有招致越位用權非議的擔憂,但是其沉重代價是更多番茄爛在地里。
行政的全部尊嚴在于為民所用,為民的前提條件在于悲憫貧弱。無視民生疾苦,再合乎規則的權力敘事都會黯然失色。反之,縱然看上去不那么優雅,只要以消解民生疾苦為出發點,都值得給予掌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