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前經濟下行的嚴峻形勢下,集團公司始終堅持抓兌現生產任務龍頭指標,通過優化生產技術方案、推進支護方式改革、嚴格生產環節控制等,千方百計想法設法完成兌現生產任務,今年1-5月份,全公司在巨源礦改革調整大幅減產后,原煤產量不減反升,比去年同期實現增產7.8萬噸,為推進公司扭虧增盈、救危求存各項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抓重點工程兌現。面對百年老礦資源枯竭的現實,集團公司不等不靠,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科學推進采掘并舉,確保生產接替。公司出臺了“礦井采掘接替關鍵工程計劃安排及考核辦法”、“2014年重點工程考核獎罰辦法”,大力推進和嚴格考核各礦重點工程和采掘接替關鍵工程的施工進度,逐月檢查兌現,提高了工程兌現率。目前,公司各主力生產礦井都基本實現了有備采工作面,有備用采區。特別是高坑礦礦井改造工程按期竣工,為該礦提升產量、提高煤質創造了條件。
抓生產方案優化。圍繞合理集中開采,提高礦井和工作面產量,公司領導和生產技術部門,經常深入生產現場,會同基層生產技術人員,不斷分析、調整、優化生產技術方案,推進合理集中生產。高坑礦408采區,通過優化調整,減少了工作面搬家次數,實現了連續開采,采區月產由7000噸提高到10000噸;安源礦采一區通過優化方案和開采順序,實現了穩產超產,該礦月產2014年一直穩定在8萬噸以上,成為公司生產支柱。
抓生產環節控制。為提高生產和勞動效率,簡化生產環節,集團公司通過調整作業方式,大力推進環節控制。白源礦采三區原計劃要使用8部溜子,環節多、用人多、故障率高,后通過改用皮帶運輸,減少使用溜子5部,在提高勞動效率,降低設備故障率的同時,還提高了該區產量。楊橋礦井下運輸線路長,環節多,人手緊,對生產影響大,公司通過現場調研分析,采取改三班為二班制,節約了用工,減少了環節影響,對提高礦井經濟效益產生了良好作用。
抓支護方式改革。集團公司按照安全技術標準和要求,結合公司實際,大力推進回采工作面支護方式改革。繼安源礦率先在該礦一區、三區、四區三個主力工作面使用了懸移支架后,現在萍礦集團公司所屬黃沖礦、巨源礦,青山礦有3個采區、1個回收隊,高坑礦有2個工作面,都在使用懸移支架。懸移支架的推廣使用,減輕了工人勞動強度,改善了工作面安全狀況,提高了工作面產量,降低了支護成本,取得明顯成效。目前,白源礦也正在積極做好懸移支架使用的前期準備工作。